查看原文
其他

绿光研究社|跨度三个季节的社区观鸟活动,晒晒我们的获奖论文!

李济时,亢子晨 绿色光年
2024-09-04

光年君在此特别向大家展示荣获“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少年生态文明探究小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的小论文。这是由绿色光年2017年在上海组建的社区观鸟团科研组里的两位中学生联手写成的作品。


如今,我们将在本周六在苏州工业园区把社区观鸟活动落地到月亮湾社工委所辖社区周边。特别感谢苏州市湿地自然学校的三位专业鸟类专家。



6月16日下午,倪欢老师已经在星慧社区活动室面试了前来的12户当地家庭,大家都很期待周末早上的第一次社区观鸟活动呢!苏州的小朋友们将学习上海观鸟达人们的科研成果,也将在半年后产出在苏州的观鸟作品!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观鸟报告

及水杉林鹭鸟筑巢浅析


在倪老师的组队带领下,我们自2017年10月1日起开始观鸟活动,每周1次,一般为周六早晨7点到8点,至4月7日最后一次活动为止。我们一共去了3个区域:(1)主要在交大闵行校区,包括有包兆龙图书馆后水杉林、交大植物园、三餐荷花池周围;(2)华师大闵行校区的生态小岛;(3)闵行滨江公园。其间,2017年10~11月基本在闵行校区,从12月开始后去了3~4次华师大生态小岛和2~3次滨江公园。为了更深入地观察鸟类活动,特别是筑巢繁殖情况,我们重点观察了交大包兆龙图书馆后小树林,从3月份开始观测水杉林鹭鸟筑巢情况。


观鸟整体区域(老闵行地区:交大、华师大和滨江公园)


主要使用的鉴别工具是一份《南黄海100种鸟》手册,后来倪老师还介绍了一本正式出版的《黄河口野鸟识别》,对鸟的分类、候鸟和留鸟等基本概念对我们进行了普及。由于我们街道附近没有专用手册,所以老师推荐了多本来自中国东部的观鸟手册。


南黄海观鸟手册


在观鸟活动中,我们看到在闵行校区附近有着不少鸟类,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珠颈斑鸠、灰鸽、夜鹭、白鹭、黑卷尾、棕背伯劳、黑天鹅、翠鸟、小䴙鹈、麻雀等。以下为拍摄到的主要常见鸟照片,并标有鸟的种类和观测地点。


在包图后面的小树林里,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发现:在水杉树下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鸟骨架,经同行的指导老师倪欢老师鉴定,这是夜鹭的骨骼,连又尖又长的嘴巴和小细爪子都在。


水杉树上有人看到了黑卷尾,等我过去的时候,它已经从高高的枝桠处飞走了。


上海的燕子种类主要是家燕。在东川路交大拖鞋门对面有一条长廊,类似广州的骑楼那样,在很多店家的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廊遮风挡雨。因此,有不少家燕在廊顶筑窝。倪老师跟我们解释了一下家燕和金腰燕的巢有什么不同。家燕的巢呈碗状,金腰燕的巢呈瓶颈壶状,有一个壶嘴供进出,据说很好区别。长廊带大概有十来户商家,燕窝有的建在角落里,有的建在路灯和墙壁的夹角中,很少的建在廊顶上。有的地方留下燕子窝曾经存在的痕迹,不知道是掉落还是被人捅掉了。但此处没有发现金腰燕,推测可能是因为城市的水泥建筑多,且绿化带面积较少,没有供金腰燕筑巢的湿泥巴。


我们很惊喜观察到珠颈斑鸠、棕背伯劳、小䴙䴘(这两个字很难写)、喜鹊等,以前基本上不认识这几种鸟类,平时生活中也没有特别注意。珠颈斑鸠看上去有点像鸽子,不过只要看到它脖子那圈黑白相间的珍珠项链,就能认出来了。和珠颈斑鸠相比,棕背伯劳的身体很小,头部、翅膀边和尾巴上都有很多黑色羽毛,身体带着黄色,小巧可爱,一对比图鉴就可以认出来,不像黑卷尾和八哥那些要仔细分辨。在逸夫楼旁边的湖面上看到了6只小䴙䴘自由自在地游着,湖边有只白鹭。在三餐旁的荷花池,我们这次居然看到了一只漂亮的翠鸟,鲜蓝色的羽毛在其他黑色羽毛的衬托下特别显眼。


在2018年3~4月份,我们重点进行了水杉林鹭鸟筑巢情况的观测。上海闵行交大包玉刚图书馆东侧的水杉林中有一条天使路,又称之为“天屎路”,因落满白色的鸟粪而得名。在这片水杉林里栖息着大量的鹭鸟。这些鹭鸟中大部分是夜鹭,另有部分白鹭。


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 cm。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在2018年8月,倪老师邀请山东东营获得联合国中国青少年环境论坛优秀奖的小专家们来我们社区交流。我们在思源湖及其周围观察到了夜鹭的亚成体,下文为我们的研究方法和观鸟结果。


1

研究方法

每年春季3月中旬大量的鹭鸟从北方迁徙过来,并在4~7月大量繁殖筑巢。


1.1


研究区域

本次观察共有6位绿色光年的小朋友,为了便于观察,在倪欢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将这片水杉林分为6块区域, 且分包到人。每位小朋友各自负责一块区域。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1.2


数据收集

首先,我们收集了树胸径结果和鸟窝总数。




本次统计共计6个区域,合计489棵树(删除了A区域中的两个错误的数据,树的胸径和鸟窝数都为零,无任何统计意义)。各区域的水杉的平均胸径分布比较随机,区域平均值在61.9~71.9毫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收集了鸟窝数量及其变换,并分析鸟窝密度与树胸径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上表可以看出区域A和D的水杉平均胸径最大,其对应的鸟窝密度也呈现正相关的趋势, 即水杉越粗壮,其上面的鸟窝也越多。



同时可以看出,3月份大量的候鸟(鹭鸟)回迁并筑巢,因此鸟窝的数量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增加,平均速度约1.9个/天。


最后,我们对树林中不同位置的水杉树和相对应的鸟窝密度进行了对比。



从收集数据来看,可见:(1)水杉的平均胸径与所在的具体位置没有直接的关联;(2)对于鸟窝的密度分布,我们认为应该是水杉林内部的密度最大,外围大路边上的应该最少。但是上表却显示小路周边对应的鸟窝密度反而是最大的。且由于只有部分数据明确标明了树木所在的位置,所以上表的分析只供参考,不作结论。


2

研究结论

(1)鸟窝的密度与水杉的胸径是正相关;并且越靠近小路周边,鸟窝密度越大。


(2)3月开始,鹭鸟回迁,并迅速筑巢,鸟窝的数量迅速增加。


(3)大路周边的鸟窝密度最小,且两次观测结果没有明显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鸟类繁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观鸟图片附录


一、2017年10月1号国庆 交大闵行校园

国庆第一次集体观鸟


包图水杉林


二、2017年10月7号 交大闵行校园+燕子窝长廊

好第坊小区外面的商铺长廊上观察燕子窝


三、2017年10月14号 交大闵行校园

禽粪路捡垃圾


观鸟路上捡垃圾并观鸟,秋天的时候每次经过此地大概率能观测到屋顶上的珠颈斑鸠


四、2017年10月21号 交大闵行校园

大家交作业啦~关于燕子的诗画,老位置观测到同一个屋顶的珠颈斑鸠,第一次观测到棕背伯劳,美呆了!


长廊上有一个燕子窝不见了,倪老师开会商量,决定准备给长廊上的商铺送“爱燕之家”的小海报,鼓励大家珍惜燕子和燕子窝~


五、2017年10月29号 交大闵行校园


六、2017年11月4号 交大闵行校园

第一次去植物园


交大植物园,鸭子天鹅小䴙䴘,棕背伯劳,乱入一直癞蛤蟆~


七、2017年11月11日 交大闵行校园+燕子窝长廊

“爱燕之家”继续贴~ ,胆子肥的棕背伯劳~


八、2017年11月18号 交大闵行校园

萧瑟的秋天来了,银杏飘黄~ 发现形单影只的白鹭


九、2017年11月25号 交大闵行校园

三餐旁边,残败的荷塘不孤单,观测到美丽的翠鸟~ 那天有彩虹~


十、2017年12月2号 交大闵行校园

荷塘又见翠鸟,观测到小䴙䴘


十一、2017年12月9号 紫竹滨江公园

第一次观测到黑尾蜡嘴雀;还观测到喜欢在马路散步的白鹡鸰;


浅滩里的白鹭


十二、2017年12月16号 紫竹滨江公园


十三、2017年12月23号 紫竹滨江公园


十四、2017年12月30号 华师大闵行

第一次去了华师大校园观鸟,来到了校园内的生态岛。


十五、2018年1月6号 华师大闵行校区

第一次观测到北红尾鸲,还发现有夜鹭


十六、2018年3月10号 交大闵行校园

春节后第一次观鸟,真是太多惊喜了。

包图后的水杉林,候鸟回来筑巢了,所有人都看着哇哇地叫~


夜鹭,白鹭停在树顶,飘着美丽的繁殖羽;还有校园另一角落的貌似苍鹭的鸟~


小别离后又聚一起的小伙伴们,还有一些老朋友


十七、2018年3月17号 交大闵行校园

今天观完鸟后,小伙伴们一起来到绿色光年办公室。倪老师为大家讲解科研论文如何写作,并给水杉林分配了区域。大家认领了水杉林中的区域,为以后进行观测统计。


这俩小朋友开完会后就来水杉林统计了,今天的任务是测量水杉树离地一米处的树围,并数鸟窝。


十八、2017年3月24号 交大闵行校园

今天大家一起来测量了水杉林区域的大小,发现有掉地上的鸟蛋

夜鹭的繁殖羽长得有点不一样了,地上的鸟粪像下了一场雨。


十九、2017年3月31号 交大闵行校园

观测水杉林,树下发现不少碎了的鸟蛋,还有一只夜鹭的尸体


春天来了,银杏叶子绿绿的,小蝌蚪出来找妈妈了~


二十、2017年4月7号 交大闵行校园

观测水杉林,水杉也子都长出来了,好多掉落在地的空蛋壳,有些蛋壳里的小鸟没有孵化成功。大家各自统计鸟窝数和掉落在地的蛋壳数。


今天刚好是交大人节,集体观鸟活动暂时结束,大家开始整理数据写论文。


二十一、2018年9月1号 交大闵行校园

整理报告的过程中,听说夜鹭鸟窝曾经搬迁过,大家各自准备了问题,一起去采访了负责该项目的滨老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绿色光年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